淡水的地理形勢

    傳說中大屯山和觀音山同是神祉,是兩位情誼不錯而爭   強好勝的神祉,他們所有的東西都要相互比較一下,看誰輸   贏。一日,大屯山與觀音山比高,觀音矮了大半截,負氣之   下,一時想不開,便欲「蹈東海而死」。大屯情急,伸手去   拉,左手變成了關渡,右手變成今日的淡水。兩手已接近觀   音的衣群,這衣群便是今日的八里,卻礙於一水之隔。大屯   一再地呼喚,一再地乞求,而觀音卻不肯回頭,只是不再往   深處走去。於是心憂如焚的大屯,只好將伸長的手往前抓,
  一直,一直,直到今天。
                      -凱達格蘭族傳說
  這動人淒美的神話,生動說明了淡水地區的地理形勢:淡水鎮東 側有一座高大宏偉的大屯山,鎮之西側則靜躺著觀音山的翦影,這兩 座山之間橫亙著煙波雲長的淡水河。淡水除沿淡水河一帶地勢平坦之 外,其餘多屬丘陵地。淡水河在沙崙入海;大屯山丘陵在境北,淡水 街市狹窄。淡水河系的形成,以及內河航運與淡水口岸的發展,都和 淡水的地理因素密切的關聯。

淡水河五山併攏/ 淡水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