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史前住民時期

文、資料/劉益昌

大坌坑文化時期老崩山文化十三行文化時期


大坌坑文化時期

聚落分佈
聚落在今淡江大學背後、公司田溪南岸海拔約50至60公尺的
紅土台地上。聚落一般都很小,大約只有30至50戶。

生活形態
他們以簡單的石斧、石鋤種植根莖類農作物,採集植物和海 邊的生物維持生活,並且製作帶有繩紋和劃紋的陶罐、陶缽
,來烹煮食物、貯水、運水以及貯藏糧食。

石斧
刃部是用堅硬的沙岩打剝而成,並且捆綁上竹木做的把柄,
做用和現在的斧頭一樣,可以砍伐樹木、開墾土地。

石鋤
裝柄的方式和使用法跟今天的鋤頭很像,但柄部較短,器形
較小,是做為「山田燒墾」的重要農具。

陶器
帶有圈足的陶罐是用來儲存、搬運食物和水,圈底的陶缽和 陶罐則是處理食物的用具。陶器表面有繩紋和劃紋,這是大
坌坑文化的主要特色。


老崩山文化

聚落分佈
在港子平、紅毛城、竿秦林、測候所附近,都曾發現他們的
後裔,距今大約是4500年前到2500年前左右。

生活形態
生活方式和祖先類似,也是以簡單的農業和採集海岸的資源
為主。


十三行文化時期

聚落分佈
距今大約2000年前,是台灣史前時代最晚期的「鐵器時代」 的人群在淡水鎮內只在馬偕護校旁與台北市交接處的關渡遺
址曾經發現。

生活形態
生活方式較早期人類要複雜,除了大量種值穀物類作物之外 ,並且狩獵、捕魚、撈貝,過著物質豐富的生活。他們擁有 精緻的瑪腦、玻璃質的珠子、手環等裝飾品,作為日常穿戴 的裝飾和死後的陪葬品。這個文化晚期沿著海岸向東發展到 宜蘭,向南發展到苗栗。可能是台北地區原住的平埔族「凱
達格蘭族」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