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早期住民

文、資料/劉益昌

  淡水地區原來的住民,是平埔族的「凱達格蘭人」。考古學者認為他們就 是「十三行文化人」的後裔,在淡水河口兩岸居住了將近2000年。
聚落分佈
聚落有以下5處:淡水社、外北投社、圭柔社、大屯社和小八 里社。在他們的傳說中,祖先是由海外移民而來,最初在東 北海岸的雙溪河口附近登陸,建立三貂社。以後才逐漸沿著 海岸,移民到淡水一帶,最後分佈於整個台北盆地及北海岸

交易
在明朝中葉以前,漢人就已經和淡水、基隆地區的土著進行 以物易物的交易。漢人用陶珠、瑪腦、玻璃珠、粗瓷等物品 ,換取他們的鹿皮、硫礦、金沙等土產。到了明朝末年,日
本人也到北部台灣進行貿易。

生活形態
當時人們過著簡單的農業與漁業並重的生活,用小鋤頭耕作 ,種植芋、小米、麻等。三餐都吃芋、薯,也捕魚射鹿。另 外還採紫菜、通草、藤,來交換日用品。秋天收成以後,全 社的人會一起賽戲飲酒。酒是用糯米嚼碎後,放入甕中發酵 而成。除了自己飲用以外,也用來待客。平常用一種土名叫 作「木扣」的陶器,放在三個石頭架成的小灶上來烹煮食物

他們穿著簡單,「惟以番布作單掛,如肩甲狀。下身橫裹番 布一片,乍見如赤身一般」。住的房子是建在木樁上的「干 欄屋」,因此須要在門口架上木梯來出入。

聚落從20戶到百戶不等,都有嚴謹的社會組織與倫常習俗。 到清代中期以後,他們的人口漸減,漢化日深,土地又大多 賣、租給漢人,因此只好往較偏僻的地方遷移,例如合圭柔 社、外北投社和大屯社而成的圭北屯社就遷往今日的三芝一
帶。目前都已完全漢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