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國寶植物」之稱的「水筆仔」正名茄藤樹,屬於紅樹科,英 語通稱Mangrove,為熱帶的海邊、河口、濕地等地區常見的常綠灌木 。葉對生,革質,橢圓形,花白色,基部有一苞。它的最大特徵乃是 果長圓錐形與胎生。臺灣淡水河口、朴子溪、將軍溪等下游均生長。 對防風、定砂、防潮,護堤頗有功效,屬珍貴、稀有被列為保護的植 物。筆者在半世紀前常常聽到「水筆仔」的種種傳說,據稱:「水筆
仔」是淡水耆宿「五舍」由南洋引進來的。「五舍」是「五少爺」的暱稱,即淡水街傳奇人物一黃東茂先生 的綽號。五舍於光緒二年生在廈門,清末遷居淡水鼻頭村(淡水車站 南邊,即今氣象聯隊所在有地),他在瀕河小丘陵上營建一棟仿造歐
洲中世紀貴族官邸,享盡豪華人生,一九二九年卒於淡水。一九三七年暑假某日,當時筆者讀初中一年級,曾與同學們二、 三名相偕前往五舍公館郊遊。廣大的院子花香四溢,各色各樣的變葉 木處處可見,四周古樹參天,枝繁葉茂,蟬嗚鳥啼,彷彿世外桃源,
雖然時隔半個世紀,卻仍依稀記得。台語俗稱丘陵為「崙」,自小坪頂向西起,經由天主教修道院, 到淡水鎮第一公墓下來的崙稱為「鼻頭崙」,其最下端就是鼻頭村( 俗稱「埤仔頭」),村民泰半以漁為生:《重修臺灣府志》(乾隆二 十九年)裡有一張《臺灣府總圖》,已繪有此崙,稱為「鼻頭山」。 一八九三年(光緒十九年)以法文刊行的《臺灣島之歷史》裡有一張
淡水河口圖,在鼻頭村註有一棟房屋"europenes malsons"(歐洲風格 鄉間別墅)字樣。(按:此房屋係英商寶順洋行老闆Mr.John Dodd 之
住宅)。半世紀刊筆者所目睹的五舍公館是否與上述法文書裡所註的 同一,則不前得而知。五舍別墅院子設有網球場和苗地各一,大門旁 有車庫及守衛房各一棟,院外臨河區還有利用地形蓋的汽艇庫,及運 用潮汐的磚造游泳池各一。這種高級生活享受方式,在半個多世紀前
的臺灣社會裡,無人可出其右。五舍不但聚財有力,散財亦有術。「三聚三散,是財役於人而非 人役於財」的作風,一生經歷多采多姿。一九一九年,臺灣第一座高 爾夫球場「臺灣高爾夫俱樂部」(俗稱「淡水球場」)創立未幾,他 便加入會員。六、七十年前。玩高爾夫球是最奢華昂貴的貴族運動。 入會費壹百圓,高爾夫器具一組約貳百圓,光此二項費用就可與淡水 街市一棟平屋的價格相比。淡水能玩得起一高爾夫的人,僅有五舍、 許丙、洪以南三人而已。彼時汽車引進臺灣尚未滿十年,車價昂貴益 比。五舍即開自用轎車或汽艇以代步,不但是淡水小街,就以全臺灣
島而言,也是空前的奇聞。當強烈颱風侵襲臺灣北部時,五舍的游泳池與汽艇庫常遭河浪猛 烈沖擊受害。五舍在年輕時期,足跡即已遍滿南洋,他深知水筆仔的 功效,祈以由南洋引進若干水筆仔,種在自己的游泳池與汽艇庫旁, 使其繁殖,以防河浪沖壞游泳池與艇庫,此即臺灣有水筆仔之濫觴也
。七七事變的第四年(1940),臺灣總督府鑑於軍事需要,利用淡水 河口中央的浮洲(土稱此條浮洲為「浮線」)之南側河道四、五公里 長的水面為天然跑道,開始在鼻頭村建設水上飛機場,以民用機場用 做偽裝,以遂其軍事用途。次年春,日軍發動珍珠港事變之半年前機 場竣工,這是臺灣第二座國際機場,名為「淡水水上飛行場」(按第 一座是臺北松山機場),隸屬於臺灣總督府交通局航空課,班次為每 月飛橫濱、淡水、曼谷間兩次來回。為了建機場,早在一九三九年時 ,鼻頭村的一切土地及建造物,悉被日方收購拆除,二、三十戶村民 儘數被強迫遷離,五舍大人的豪華富麗公館亦無法逃避厄運,由地上 永久消失。如今,物換星移達半世紀,「鼻頭村」早已成為鄉土史的 瑣聞軼事了。然而,傳說由五舍大人引進來的水筆仔,卻日益繁茂在 淡水河口若干角落,尤以竹圍河岸為多,這種胎生植物成了生態環境
保護者呼籲保存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