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興學在淡水

淡水田野大學牛津學堂淡水女學堂台灣神學院淡江中學

淡水田野大學(1872-1882)

  馬偕博士自嚴清華信主後,即開始教育工作,同時在自寓,淡水 海邊沙灘、八里坌海邊的大榕樹下及現在淡水高爾夫球場的小丘上等 地教育學生,此外在傳道的旅途中,亦隨時就地授課。這一段時期被 稱為「露天教育」時期,從登陸滬尾起至1880年第一次返國止,八年 間共教育了二十二個學生(北部教會則稱此時期為「神學院開拓時代 」,這些學生後來均被派到各處去傳福音,或為教會之長執。此露天 教育時期的二十二名學生為:嚴清華、吳寬裕、林孽、王長水、陳榮 輝(後來成為其親家)、陳雲騰、陳能、蔡生、蕭大醇、蕭田、連和 、陳存心、陳萍、洪胡、李嗣、姚陽、陽九、李炎、李恭、劉和、劉
求、許銳。

理學堂大書院(1882-1914)

  1880年秋季,馬偕博士返國述職,在加拿大各大地方報告他在臺 灣的宣教工作,引起了各地信徒的參與興趣與關心。由於烏德斯多克 (Woodstock)地方一家叫Sentinel Review報紙的鼓吹,馬偕博士故鄉加
安大略省牛津郡(Oxford)的居民,募集了六千二百十五元加幣,交由馬 偕帶回臺灣,用以興建一所現代化書院,時為1881年的十一月。

  馬偕博士返臺後,擇定在淡水砲臺埔紅毛城北邊興建此書院。他 由廈門購入磚瓦,親自繪圖設計並監工。當時因為沒有水泥,故用台 灣傳統的石灰拌合煮熟之儒米、黑糖及水取代水泥,其黏度與水泥較
之毫無遜色。

  1882年七月廿一日,這座書院終於竣成,取名為「理學堂大書院 」簡稱為「牛津學堂」(Oxford College),以紀念捐獻者加拿大牛津郡 居民,是依他們之希望而如此命名。同年九月十四日開學。當時沒有 入學考試,學生們皆為各地方傳教師所推薦之優秀青年,這批學生共 有十八人,他們為:洪安(八里坌人,農)、曾俊(水返腳人,農) ,何獅(基隆人,賣魚兼農)、葉順(淡水人,商)、郭主(即郭希 信,崙仔頂人,農)、高才(五堵人,傭工)、高振(基隆人,家畜 買賣)、陳才(水返腳人,農)、陳英(五股坑人,農)、陳和(五 股坑人,船夫)、陳順枝(紅毛港人,雜貨商)、陳添貴(五股坑人 ,船夫,其父於馬偕初抵淡水時,用舢舨從海龍號接運馬偕登陸)、 許菊(新店人,漢藥種商)、劉在(八里坌人,農)、劉琛(新店人 ,礦工)、李牛港(崙仔頂人,農)、李貴(竹塹人,儒者)、陳冠
(南港人,漢藥)。

  開學那天典禮非常盛大,各地教會的傳教師及信徒、英國領事、 清朝官吏、淡水砲臺武官孫開華提督及其部下,和在淡水的英國商人 均前來致賀。當時孫開華的賀辭是:「這是中國最好的學校」。
  牛津學堂開學當時之教師陣容為:馬偕博士教聖經道理、聖經歷 史、解剖學、地理學、植物學。嚴清華教馬可福音、中國歷史。陳榮 輝教天文、地理,連和教中國字部及中國歷史。洪胡教希伯來人書。
這些老師都是馬偕在露天教育時期所訓練的早期學生。

  牛津理學堂所教授的學科,除了神學與聖經外,有社會科學(歷 史、倫理等)、自然科學(如天文、地理、地質、植物、動物、礦物
),醫學理論及臨床實習等。這是一座當時罕見的新式學校。
  當時都是校長馬偕博士親自敲鐘,引領學生上課,中午則帶領學 生到街上的「偕醫館」見習醫療工作,並輪流實習。晚上則是講道練 習,互相批評討論。三年春季,馬偕博士曾令嚴清華、連和兩位老師 帶領第一批學生十八名前往廈門旅行,參觀了該地四個教堂、神學院
、女子學校及鼓浪嶼醫院等。

  初期的牛津學堂既非學年制亦非學分制,所以沒有畢業典禮。學 生們在校中能學習多少就儘量學習,教會若需要人手幫助,就派遣合
適的學生前去工作,後來再回來進修。

  當時學堂之學生須修讀三年,結業後即派赴各地方教會服務。
  北部教會最先對立的兩位牧師就是學堂的師資嚴清華、陳榮輝。
時為一八八五年五月十七日。


淡水女學堂(1884-1956)

  一八八三年,馬偕博士鑒於台灣一直未重視女子教育,遂在牛津 學堂的東鄰創設「女學堂」,於一八八四年一月十九日落成,三月三 日開學。這是臺灣北部第一所女學校,「淡水女學堂」開學的時候, 典禮非常盛大,有一百餘名宜蘭地區的信徒前來參加,典禮由當時的
英國領事主持。計有三十四名女子前來就讀,這些女學生中,大部分
是宜蘭地區的平埔族。

  因為當時臺灣民智末開,民眾大部份都很保守,不願意讓女兒在 外拋頭露面,同時「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還在,沒有幾個人願意 讓也的女兒得到知識。所以雖然「女學堂」以完全免費,為學生支付 路費,供食宿、衣著等優良條件做為鼓勵,仍然沒有幾個人來就讀。
來者大部份為平埔族,漢人少之又少。

  至於教會女子教育的發展:1907年「女學堂」的課程完全更改, 為要使十二歲以上的女孩皆有接受教育的機會。因此女宣教士差會派 遣文學士金仁理姑娘來擔任校長,教員則有高姑娘︵教音樂︶、柯維
思師母、陳雲騰及一位日本老師。

  當時北部的學校很少,開學後學生也少。纏小腳的習俗仍然很盛
,甚至信徒亦然。

  到一九一五年因為「女學堂」的建築物不敷應用,而著手改建, 女學堂因此暫停一年。一九一人年五月吳威廉所設計的新校舍建竣後 ,順便更名為「淡水高等女學校」,分為預科四年與本科四年,仍由 金仁理姑娘任校長,共有六位教員,兩名來自日本,四名來自本島。 以後學生與年俱增,程度也愈來愈高。一九一九年有四名第一屆畢業
生從高等科畢業。

  一九二二年十一月一日,日本政府頒佈新教育法,立案之學校不
得教授聖經。因此「淡水高等女校」便改名為「淡水女學院」。
  以後幾年淡水女學院的成績愈辦愈好,這是因為校長金仁理姑娘 及教員們領導有力。畢業生於畢業之後,直接、間接對社會都有貢獻

  臺灣光復後,女校一度與淡水中學合併,成為淡水中學友子部。 後再分離,更名為純德女子中學,一九五人年再與淡水中學合併。直 到今日馬偕博士除親自設計、監督牛津學堂.女子學堂的工程外,又 雇人開鑿了一口水井,供牛津學堂及女學堂之用以外,附近農村住民 、其他傳教士、外僑亦多來汲用(當時未有自來水),至今仍然出水 不停的這口古井在淡江中學女生宿舍窗房後邊,與牛津學堂、同為淡
水的古蹟。

  一八八四年十月,中法戰爭時,法艦砲打淡水,牛津學堂、女子 學堂及馬偕博士之住宅皆受砲擊,所幸並未造成重大損害。(殘留於
牆上的砲彈碎片現部份保存於「牛津學堂」史蹟館內。)
  一八九五年日人據臺後,(適逢馬偕博士第二次例假回國)民心 不安,牛津學堂暫時停止授課﹐直到一八九六年馬偕博士於一八九五 年十一月十九日返臺︶才正式復學。

  1900年吳威廉牧師假滿返臺之後,馬偕博士因感不久於人世,乃 將牛津學堂校長重任交與吳威廉牧師。次年馬偕博士逝世。

  日本自佔領臺灣後,就積極要開始實施教育,伊澤學務課長率領 六位老師前往牛津學堂及女子學堂參觀。據說日本人原擬將第一所日 本人的學校設立在大稻埕,但他們參觀牛津學堂後,受牛津學堂清幽 環境的影響。乃將日本人學校改設於士林近郊環境優美的芝山岩。這
六位先生是日據時代出名的「六氏先生」。


台灣神學院(1909-)

  1909年牛津學堂改稱神學校,由約美但牧師負責。後改分普通科 (相當現在初中)及神學科。一九一四年四月四日為適應教會大局的 需要,神學校由淡水遷往馬偕醫院對面新築的神學院(台泥公司現址 )上課,原址牛津學堂則由加拿大母會創辦「淡水中學」。此中學乃 是為提高神學校學生素質而創立,因當時規定,神學校之學生必須具 有中等學校留業之資格,才能被接受。此後兩校各自發展為「台灣神
學院」和「淡江中學」。

  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六年因為時局關係,神學校一度遷回淡水,
至一九三七年始由牛津學堂再度遷返臺北。

  一九五五年故孫雅各牧師院長任內,將神學校舍以新台幣貳百捌 十萬元售與臺灣水泥公司後,另遷陽明山嶺頭現址。新校舍於一九五
人年九月落成,即為「台灣神學院」直到今日。


淡江中學(1914)

  一九一二年十二月,馬偕博士令郎偕叡廉先生,專為籌辦中學由 加拿大返臺。一九一四年三月九日(校慶日)得當時日人總督許可, 暫以牛津學院作校舍,開設淡水中學校(五年制),此乃本省最初上
本省子弟五年制中學校。

  一九一五年女學堂重新改築校舍,翌年五月新築校舍竣工,六月 一日開學,改名「淡江女學堂」,採四年制。   一九二五年羅虔益牧師所設計建築之中學校舍八角塔完竣,由開
校時起借用十一年間之牛津學院遷移至此。

  馬偕博士夫人張聰明女士,曾捐獻土地甚廣(約五千坪)以供為
新校舍、田徑、球場之用。

  一九二二年十月一日,中、女兩校各改稱為「私立淡江中學」、
「私立淡水女學院」。

  一九三人年日人以該校缺乏日本精神為由,施以干涉,至十一月 ,迫使中學、女校兩校移讓與當時臺北州之財團,脫離教會教育,強 調「皇民化」教育。當時日人所設立之中等學校多半不准許臺灣人就 讀,淡水中學在當時成了臺灣人爭讀的學校,在日據時期台灣本土菁
英薈集。

  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同年十一月淡水中學、淡水高等女學校, 由日人手中收回,歸還原狀,並改名為淡水中學、淡水女中。一九四
七年四月,淡水的兩校合為一校,改稱淡江中學男子部、女子部。
  淡江中學之歷史,其淵源與臺灣神學院相同,溯源於馬偕博士創
建的「牛津學堂」。

  一九六四年,「淡水工商管理專科學校」亦於牛津學堂發跡,至
今它已發展為一設備完善的專科學校。

  牛津學堂可說是「臺灣神學院」、「淡江中學」、「淡水工商管 理專科學校」等三院校的搖籃,對本省北部的文化、教育、傳教事業 上具有莫大的功勞及價值。也是一座有名的古蹟,在建築技術及建築
工程上來說,它也是當代相當具有特殊風格的建築物。


滬尾街第四期 滬尾文史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