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戎克船是來往淡水港的主要洋船。因為它吃水不很深,且 淡水河水深不湍,可溯流駛入「內港」(昔時稱臺北盆地之艋舺今萬 華),大稻埕(今延平區一帶之河內港,是北臺商業中心區港口)。咸豐十年(一八五八年)清與英美法俄四國訂天津條約,其中有 臺灣開埠之條款,咸豐十三年(一八六一年)淡水正式開港,同年英 國領事館由臺北遷至淡水。同治二年(一八六三年)淡水關設立,次 年成為臺灣之正關。同治八年(一八六九年)首次由淡水港輸出烏龍 茶二萬餘磅抵紐約港。同治十年(一八七一年)始有定期輪船對外航 行。如此,十九世紀之後半,淡水港蒸蒸日上,萬商雲集,成為當時 臺灣第一大國際港口。
據統計,日明治三十年至三十三年(1897-1900)淡水港獨占全島貿 易額高達百分之四十,幾近一半。
進入二十世紀不久,淡水港因受淡水河的淤積影響,以及日本人 銳意經營基隆港和縱貫鐵路(基隆為起站)開通等因素,淡水港乃日 趨衰退。雖然日本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十月,鐵路開至淡水,但 是因為輪船日趨大型化,更加難進入淡水港,使之功能大失。惟以戎 克船對於華南之貿易迄1920年時尚盛。「七七事變」勃興夫幾。對岸 (華南)的戎克船悉數歸回。日昭和十六年仲夏某日(1941年,日軍 發動珍珠港事件之約半年前)有一艘約三千噸的荷籍油輪(註1)由荷
屬印尼駛抵淡水港,泊於鼻頭村沿岸,以油管向英商的油庫(俗稱「 鼻油棧」)灌注石油。是時,淡水港已相當淤積,它利用滿潮水深勉 強駛出淡水港,其航跡是一條螺旋漿的揚泥。從此艘駛離後,淡水港
便沉淪為有名無實的國際港。
日本占據臺灣半世紀的後段,淡水港嚴重式微,可是紅頭船並不 因此急衰。由於它的吃水淺,其活動範圍廣,北溯至汐止,南溯至新 店、大溪,西至新莊,米、木炭、石炭、磚、砂等為其大宗貨物,加 以運輸費極廉(卡車之運費一半不到),仍然貢獻於沿河地區之運輸 。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極缺乏石油時期,這種不用燃料的運輸工具
,更受珍惜。民國三十四年大戰結束,接踵福建的戎克船陸續「捲濤重來」淡 水港。進口以杉、布、蝦米(小蝦干)、煙酒(註2)等為主,出則以 米糖等為大宗。不久,「船頭行」(小規模航務公司的土稱)加雨後 春筍,林立於淡水「下街」(今中止路的古稱,當時為淡水最繁華街 道)。從前,木材行羅列於萬華第四、第五水門或臺北大橋一帶的河 岸。當上述木材商向淡水「船頭行」購福州杉(簡稱「福杉」),可 由戒克船(按:戎克船早於1930年代已無法駛入「內港」)直接卸貨 於紅頭船。然後紅頭船駛入至「內港」起水,由「工車」(以苦力帶 動的二輪木造搬車)搬運至位於附近的貨主。堪稱最經濟的運輸途徑
。淡水港受到臺灣海峽的直接影響,每日滿潮、潮各二次。通常潮汐 引起的逆流可至關渡一帶,旱季可至距離淡水河口約十五公里之士林 社子一帶。紅頭船由淡水港開往「內港」時,必於退潮後乘「反流」 (改水流方向之俗稱)揚帆駛入。由「內港」開往淡水港時,可乘退 潮流。若風力不足無法利帆時,以汽艇曳引,通常,每艘汽鋌可曳引
二、三艘紅頭船。不過,紅頭船有二大缺點:只能船行河川,和航速緩慢無法爭時 效,因受卡車之普偏及其運費降低,顧客對於紅頭船興趣大減,終於 遭受淘汰厄運。一九四九年大陸變色,政府遷移臺灣,同年,封閉淡 水港。從此,紅頭船的大顧客「戎克船」不再來淡水港。紅頭船也因 此一蹶不振了。約一年以後,趕不上時代的潮流,遂在淡水河消失。
紅頭船的出現時期,今仍無從查考。惟由老一輩們的傳說,可領 知當時建造臺北城或臺北地區的各寺廟所用石材,泰半是其里岸石( 產於今陽明醫學院所在小山腰)與觀音山石(產於觀音山半山腰), 而其主要運輸工具便是紅頭船。因此,吾人當可推測紅頭船,應早於 乾隆年間即出現於淡水河上,而同治、光緒年間為其極盛期。
- 註1
- 彼時,日軍自華南赴界進侵法屬安南半島,遠東地區以 及東南亞區的局勢日益惡化。該輪以口字杉大寫荷蘭國
名於兩側,以防受無端的災難。
- 註2
- 大戰結束後的過渡期,由福建進口的二牌香煙,天津五
加皮酒,福丹四半酒等均受台胞歡迎。
- 編按:為方便編排,標題為自行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