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淡水古建築看
台灣建築史發展過程之特質

淡水古鎮之建築

1991年3月28日
李乾朗主講/林瑜華記錄


小區域建築歷史研究之意義

  今天的題目,我想以單純和超越來看淡水的古建築,並嘗試透過 此櫥窗來看台灣建築和藝術史的發展過程之特質是什麼!就我們所知 ,淡水不過是台灣的一個小城鎮,她所能反映的也只是台灣的片段, 因此從淡水來觀察,並不足以全面說明台灣建築史的發展過程。但是 很慶幸地淡水是一個港口,從荷西時期、清代、日據時代的兩百多年 間,一直扮演歷史地位的重要角色,雖無法全面概括,但多少能幫助 我們了解整個台灣歷史,乃至建築藝術史的發展歷程,這是身為淡水 人最足以自傲之處,也因為這個特色,使我們印證一句話由小乃足以
見大!

  胡適之先生很鼓勵人們寫自傳,是真正對自己深入剖析之回顧性 的傳記。他認為這類的傳記,有助於提昇史學水準:並且對一個國家 民族而言,傳記的發達,更能培養人民珍惜過去的一種心態。或許各 位有不同的看法每當我拜訪中南部的家庭,看到他們壁上所掛的古鐘 ,或者他們依舊保存使用已經兩代的老舊沙發,都會油然萌生敬意。 我想一個人或一個家的第一步,就是要先對自己的家族懂得自重和珍 惜。所以他們不會隨意丟棄一口老掛鐘或舊沙發,甚至他們也有把先 祖的照片掛在牆上的習慣,說真話,古人的照片談不上俊美秀麗,只 是一股敬意充滿在心。一個家族若有此歷史傳統,就會對家鄉滋生尊 敬,慢慢地社區共同意識、鄉土認同就漸次產生,如此一來,國家認 同才有可能存在,否則一切不過是口號而已。反觀西方家庭部份,貴 族世家亦有懸掛祖先的油畫遺像,一般尋常百姓也有這種傳統,這種 精神一旦建立,許多人與人間的矛盾、疑慮、鬥爭都將減少,甚至消 弭於無形如同,我上課講國語,並非表示我對北京話有什麼特殊喜好 ,而是今天許多華人都使用,因此用它做溝通的工具是正確的,何須 特別講一種別人聽不懂的話呢二只是,我們這輩的人都曾有過一種經 驗,就是小學時期講母語(方言)被罰的經驗。如今回想,實是一切 不尊重的開端,因為語言應是學習愈多愈好,無理的禁止,反而伐害
其本質。

  現在回到本題,一個小區域的研究就如同一個家族史或自傳的研 究,藉淡水這樣一個小區域來環顧整個台灣,甚至說親照中國近代建 築歷史的發展也未嘗不可。因為中國大陸在明代以後的發展命脈與台 灣有相當程度的淵源。早先荷蘭人原本要到大陸本土,但因明朝實施 「鎖國政策」而無法如願,於是轉而向澎湖登陸,然因澎湖早在元代 就已置巡檢司,觀念裡就是中國的版圖,因此有所謂「沈有容禦退紅 毛番」事件之發生。至此荷蘭人只得轉進安平和淡水,所以從明代以 後,台灣和大陸就有許多歷史重疊部份。誠然!從台灣的建築史來看 明代以後的中國大陸建築史,亦即由傳統中國式融入外來的型式,再 加上近代文化和經濟上的遽變,其實是很接近的。只不過一八九五年 之後,台灣的速度比較快,從某一個角度看一這種進步是一種悲劇,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透過日本先進的「明治維新」經驗,確使台灣 現代化的腳步超越當時的中國大陸,這是研究台灣歷史者都承認的事 實—本世紀以來(1920-1945)台灣超過絕大部份的大陸地區。至於 四五年以後的這段空白尚缺少時間考據。綜觀四十年來,國共雙方說 法不一,其實大陸某些地區比你想像的更加慘不忍睹:但某些地方卻
比你想像中還要好許多。

  所以這兩種制度「如報紙分析」尚在做萬米競賽。大概在本世紀 末的這十年是一個決定性的階段,這當中會有一方會輸,然所謂的「 輸」不在於誰統治誰,或誰的旗子.軍隊過去了的這種符號問題,乃 在於所堅持的有無果效,或只是白搞一場,甚至承認錯誤。以上面諸 觀點來看,我對淡水的古建築給予很高的厚望,因為透過淡水的古建 築。居然如同一個櫥窗,可以觀看台灣的建築和明代以後的建築的一
個局部。


台灣建築史研究定位及定向問題

  台灣建築史的研究由前可見,不能視為一種獨特的藝術或文明發 展現象,因為台灣在東亞的地緣位置正像是一個十字路口。過去大陸 的漢人移民到台灣時,澎湖是一個中繼站;事實上,我們考察新航路 的發現後,由西班牙、荷蘭,及十九世紀以後的法、英等國,他們從 東南亞北上東北亞的途中,必經台灣海峽,因此,台灣演變成古代和 近代的時間交融,以及東西方空間接觸的重要場所,由此你也可以發 現台灣摻雜些許日本、朝鮮、琉球等地文化的蛛絲馬跡之影響,或者 也夾雜來自中南半島一帶的影響。當然,大陸而來的影響最易被察覺 。所以,要探討台灣文化,可謂複雜,非單純的發展論足以言明之。 因此台灣的美術史、藝術史,乃至其他領域之研究的定位問題,在現 階段不宜將它一元化。換言之、就是勿含糊說:台灣文化就是大陸文
化的延伸,斷然這麼說也對,卻也不完全對。

  至於定向問題,過去既然有這種特質,當然要繼續邁進。依照現 階段來看,台灣和大陸的政治、經濟、思想已有一些距離,但並非完 全沒有交集點,來自兩方本身條件所發展出來的特質,是各具特色; 我個人認為特色是存在的先決條件,換言之,兩個人不必有相同的髮 型和衣服,若是外觀、思想都一樣,那麼另一個不是多餘的?所以我 認為,不管過去或未來,我都願意看到台灣的文化有一個不同的面貌 不須與任何文化雷同的面貌,這是所謂在文化上爭取一種獨立論。而 這跟政治上的統獨論沒有太大關係,而是「特色」一種攸關發展的先 決條件。所有的畫家最感痛苦的不單是他的畫與別人雷同,而是今天 的畫和昨天的畫雷同。換言之,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停止進步。我跟 好友林柏良先生以前常到席德進先生的家拜訪,席先生就常說:我的 渲染畫好賣啊!只是,今天的若和昨天的一樣,無異在浪費生命。話
題似乎扯遠了,不過定位及定向問題也不大致與此無分軒姪。


淡水古建築所呈現的台灣歷史上之意義

  淡水具有歷史發展及意義上其所扮演的角色,先前已大致談到,
我想扮演這樣的角色,至少有四個理由可以詮釋其重點。

第一,荷蘭、西班牙、土著與漢人之競爭關係

  其中優勝劣敗,如同達爾文所說:「這是很殘酷的」。我曾經想 過原住民在台灣的問題,雖說禁止原住民進入城市是不仁道的,不過 若沒有適當的輔導方法,一批批原住民男丁面臨無女可娶而面臨絕種 危機,這是我們不願見到的。其他如限制蘭嶼人出境,若美其名為「 生態保護」,與看待動物無兩樣,亦是不仁道的,所以至今我還無法 為原住民尋求一條合理的出路,慨以「不解題」謂之!我們再看歷史 上幾個滅種的少數民族,正因通婚或文化同化下造成,避免此不幸的 其一有效力法就是大量繁殖,然而你能想像在台灣使用這種方法的後 果嗎?可以想見,諸多問題必叢生而來。綜觀三百年來台灣的歷史就 是這幾族的競爭關係;現在看來贏家似乎是漢族的閩支系統,因此閩
人在取得優勢下,更應去尊重其他的族群,力合乎公平。

第二,漢人入台之北部主要據點

  淡水歷來是漢人移居的登陸據點,即使是客家人,從潮州而來, 不從南嵌,而泊淡水港登陸的屢見不鮮。淡水的鄞山寺即客家系統的 代表,由此可知,無論什麼人,大都利用淡水為登陸口岸,因此造成 淡水文化本身成為台灣縮影的一個很有利的條件。所以此在淡水你可 以看到少數移民的表徵—鄞山寺,以及泉屬安溪籍的清水祖師廟;若 說多數,則屬泉州人。各位對福建的地理位置熟吧「福州的上方是溫 州,下方則是泉州三邑,再下來就是同安、廈門、廈門南隔九龍江就 是漳州就是潮州和汕頭等地。所以淡水早期的人種,離不開這些關係

第三,清末西洋勢力的介入

  淡水在咸豐年間所訂的天津條約下是四值通商口岸之一基隆、安 平、打狗、淡水:而淡水佔地利之便、航運熱絡,造成初期的貿易額 激增,一直到日據時代才式微。當時北部的工業原料出口導向一舉取 代了南部的農業產品。如:茶、媒、樟惱等,換言之!台北府取代了 台南府成為台灣首府的主導地位;直到日本得到台灣以後,由長崎、 九州、下關、東京等地來的輪船都必須在北部靠岸,因此日本決定開 發基隆港,不過捨淡水河港轉而開發基隆港,基本上是考量河港難保 航運暢通,但在“捨放”的當中,似有微妙的情緒理由存在。事實上 ,基隆的發展比淡水慢,漢人的基礎較不穩固;另方面,三百年來的 淡水一直是西通泉州、福州,以長期的利益觀之,日本人似乎有意斷 絕這個根。或許這是我個人的猜疑,不過我發現,清代以來,台灣的 許多重要建築及廟宇都朝南或望西而建,冥冥中,好像意謂與大陸互 通聲息。但日本人所蓋的總統府就朝東;省立博物館則朝北,再看許 多日據時代的建築,大凡朝北、東而建。我想這是日本為施行皇民化
所舖之路吧!

第四,基督教文化與近代化思潮湧起之助力

  當年馬偕博士選擇北部為傳教區,可能是因巴克禮牧師已經在南 部設立蘇格蘭長老會在先,隨著基督教文化的傳入,繼第一波的興學 ,「牛津理學院」後,專為培植傳教師而立。第二波的辦學則是純為 培養本地知識份子,於是有淡水女學及中學相繼成立,兩校即為今淡 江中學之前身。這種辦學影響至深,由早期的鋼琴家大都是教會出身 而見之,前淡江中學校長陳泗冶先生就是具基督教背景的鋼琴家。至 於近代化思潮之湧起,尤以基督教長老教會為最—普世教協的一支, 在路德政教後稱之為新教,新教中的長老會是極力追求平等、公義的 一支,亦即喜好打抱不平的教派,我想這跟日治時代以來的文化抗爭 不無關係。其他如林獻堂、蔣渭水先生等並非教徒,但受西方追求自 由理想的影響頗深,不過像林獻堂等人的革命行為多少帶點家族性的 封建色彩,一方面他們反對日本人、反對六三法、殖民地,一方面卻 有失團結合作,誠然這當中有其繁複因素存在,不可否認,他身兼知 識份子、反對者的同時,血液裡亦無法摒除地主的身份。我認為地主 並無不好,在特定的社會裡,他是一個當然的支配者,取其應取;如 同今之董事長,與員工間維持一個良性的關係,因為不可能每個人都
是董事長。

  以上是我個人的看法,如果你希望深入研究淡水,這四種理論可
以幫助你充份地做角色扮演。


滬尾街第四期 滬尾文史工作室